第48章

小说: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作者:刘博/杨柳字数:3514更新时间 : 2017-07-30 23:59:01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宋代朝廷能够允许学者充分探索真理,而不至于获罪,怀疑经典之风盛行,同时宋廷对经济、科技、文化事业都比较注重,促进了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
  商业经济萌芽
  我们后人之所以认为宋代老百姓苦不堪言,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受《水浒传》的影响。姑且不提这本书虚构成分极多,就从《水浒传》里的描述来看,那些被逼上梁山的好汉落草的主要原因或者是受人迫害,或者是犯了罪,或者是被擒被骗上梁山的,很少有人是没有饭吃,活不下去的。
  北宋欧阳修抱怨世风奢靡时说:“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意思是说连农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士人的服装、丝制的鞋子。有西方学者认为,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的生活水平比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还高。又有记载说,宋朝“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京城所有的人都烧得起石炭,可见,当时的老百姓相对是富裕的。当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代文明的元朝大都城时,就感到眼花缭乱,宛如身处人间天堂。对马可·波罗是否真有其人,以及他是否来过中国还有争议,但是世人公认《马可·波罗游记》描写的见闻是真实的。
  另据史料记载,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余个增加到四十个,汴京和临安人口超过百万。可见,宋朝的老百姓是安居乐业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宋朝经济极其繁荣的极好例证。
  有一个数字很值得关注——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一亿六千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八九千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一亿贯文。要清楚地理解这个数字,可以跟后来的明清做个对比。
  明隆庆五年(1571年)国家岁入白银两百五十万两,张居正改革之后的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岁入四百万两。到了明末,明政府为了应付后金侵略和农民起义,采取了著名的“三饷加派”措施,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的征收。这种被时人评为“饮鸩止渴”的做法弄得民怨沸腾,烽烟四起,也只为国家增加了大概每年一千万两左右的财政收入,此时期合计财政收入约一千五百万两左右。如果我们以一两白银等于一贯文计算的话,那么明朝财政收入鼎盛时期还不到北宋的1/10,不到南宋的1/6。清朝的财政状况比明朝要好一些,但直到末年,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
  这么庞大的收入从哪里来呢?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宋朝的商税甚轻,如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住税3%,行税2%。但是宋朝的主要税收却来自工商业,如熙宁十年(1077年)的总税收中,农业税占30%,工商税占70%。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工商业的兴起使小自耕农不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这使宋朝得以采取与其他王朝迥然不同的土地政策——“不抑兼并”。数千年来,土地兼并向来被视作国家大害,历朝政府都千方百计加以抑制。以至于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朝代开国时重新分配土地,造就出数百万个小自耕农;随后,土地逐渐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失去土地的农民揭竿而起,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结果政府崩溃,新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这种做法固然可以保证大多数农民都能有一些土地耕种,但同时也限制了集约经济的发展,限制了工商业的兴起,将中国经济牢牢束缚在自然经济框架之中。而且,这并不能完全阻止土地集中的趋势,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分配一次土地,而每一次对土地的重新分配几乎都要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与破坏。
  宋朝的做法却使它得以成功地跳出了这一循环。一方面不抑制土地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并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成功地发展了工商业,不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
  此外,宋朝时首次出现了纸币和银行信用,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次。
  北宋时期,在唐代“飞钱”的基础上,产生了更容易携带的纸币——交子,南宋有会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经济的繁荣,宋代开始兴起了市、镇及乡村集市贸易。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人口首次达到一亿。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独立或政府资助的工业开始发展。例如,除了独立的纸币印刷外,政府还在惠州、成都、杭州等处成立了几个铸币厂。这些工厂吸纳了数目庞大的工人,据记录仅在杭州就超过一千人。此外,宋朝的对外贸易也极其发达,利用当时的国际贸易,宋朝廷获利颇丰。
  可以说,宋朝实际上正处于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夜。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都被来自北方的蒙古铁骑扼杀了。当然,即使宋朝取得了宋元战争的胜利,也不敢断言中国就能发展到资本主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宋朝时的中国社会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历史中最繁荣发达,最有希望的一段。
  恼人的军事
  宋朝最遭人诟病的是军事的羸弱,不仅未能像汉唐一样在草原上大展雄风,而且连本属于汉地的幽云十六州都丢了,最后北宋被金国所灭。南宋则更加屈辱,先是向金称臣,后被蒙古所灭。所以,宋朝历来被认为是积贫积弱的一个朝代,丧权辱国的一个朝代,因而也被汉民族认为是最屈辱的一个朝代。
  从表面现象来看确实如此。但如果深入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则会发现宋朝能在当时的强敌环伺的历史条件下维持三百二十年,说明宋朝的军队并非是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
  在批评宋朝军事软弱的同时,我们首先要看到,宋朝的军事科技在当时是领先的,这也使宋朝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住了北方邻国的侵袭。试举几例:932年,狼山江(江苏南通附近狼山的江面)之役,钱元瓘应用火油(即石油)击败了淮南杨渭,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将火药应用到战争中。
  宋人将双活塞应用到油泵中,以连续喷射火焰。
  宋朝后期研制成功世界上最早的炮管和大炮射弹。
  大约创作于950年的敦煌佛教壁画中出现了中国火枪。12世纪初期,这些火枪被大量使用。先是用中空的竹管作为枪管,其中装有火药沙、铅弹、尖锐的金属屑或瓷器碎片,后来又发展出大的火药推进的箭。最后,易损坏的竹子被铸铁管所取代,同时新武器名称也由原来的“火枪”变为“火铳”。13世纪还研制出了“百子连珠炮”,在铜管或铸铁管中可以填充大约一百粒铅弹。
  宋人后来发明了包裹炸药的炮弹。1126年(靖康元年),金人围攻汴京,李纲在守城时曾用霹雳炮击退金兵。“飞云霹雳炮”是一种轻型爆炸性火炮,炮身用铁铸造,能射出由生铁铸造的球型爆炸炮弹。
  宋朝研制出了投石机。
  宋人发明了类似炸弹的武器。据《宋史》记载,1277年,元兵攻破静江(广西桂林)外城,邕守马成旺及都统应麒投降,部将娄钤辖(官职名称)退守内城,他以二百五十人守城。元将阿里海牙围攻十余日,不下。后来,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娄和手下将城内的仅有粮食食尽之后,他命手下推出一个火炮,点燃与敌同归于尽。火炮爆炸声如雷霆,震得城土皆崩,烟气弥漫天空,许多元军被炸死,娄和守城将士全部被炸牺牲。有人等火熄灭后前去查看,发现尸体连灰烬都没有留下。可见此火炮威力之大。
  根据14世纪《火龙经》的记载,地雷被应用在1277年宋人与蒙古人的战争中,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作战。地雷后来在元朝得到进一步发展。
  从上面的资料可以看出,宋朝的军事技术并不弱,可是为什么在军事上又表现得那么弱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其一,“冗兵”影响了军队质量和经济。
  这个问题来自于“募兵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宋军官兵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待遇,以至于在其他朝代常常成为阶级矛盾的导火索的招兵,在宋朝竟成了阶级矛盾的释放阀。
  每当一个地方出事,或发生天灾,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候,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也正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由于宋朝的兵一直到六十岁才退役,这些兵要在部队当三四十年兵,不说身体原因,精神状态就可想而知了,这样的兵能打仗吗?当然不能,那怎么办,只有不断募兵,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例如,庆历年间,当时的人口充其量也就是一亿人左右,军人总数却达到了一百二十五万之巨。要命的是这一百二十五万人全是雇佣兵,因此军费也就屡创奇迹。仁宗年间军费和其他开支竟然占当时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五,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冗兵拖累了经济,出现了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讽刺为“积贫”。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一品麻衣神相无限:我,龙脉术!重生后,我送渣女全家坐大牢天赋太低被群嘲?我一剑破天长公主娇又媚,高冷摄政王心肝颤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虚伪丈夫装情深?八零离婚再高嫁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诡异调查局当妾说我不配?嫡女重生掀朝野夺凤位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