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小说:难忘的历程:习仲勋延安岁月回访作者:忽培元字数:3505更新时间 : 2017-07-31 17:24:27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回忆那次见面的情形,高培莲一见面,就一直拉着齐心老人的手不松。

    在交谈的一个多钟头中,她们的手就一直紧握着。

    “我们那样做,完全因为有老感情,想你们都想不来,好容易来了,还能不吃顿饺子。”高培莲说着,眼睛里聚满了泪水。

    “可那个时候,习老还被关押着,你们也不怕受到株连?”

    “我们不怕,”一旁的张守国说,“谁不知道习老、齐心都是好人,我们什么也不怕。”

    “那次临走的时候,我很想送一点礼物,但什么也没带,就留下十元钱,让给孩子买一支钢笔学习用。”

    张守国说:“这一支钢笔,不是简单的一支钢笔,这是从延安一个窑洞里吃小米,到绥德义合一起搞土改,又渡过黄河到山西柳林打日本的一份感情。我很想念习老,只要再能同习老见上一面,我死也就安心了。”

    多么动人的话语,出于一个八旬老人之口,面对那一份真诚,谁还能不为之感动。

    时间不早了,张守国夫妇依依不舍地告辞,齐老一直送出大门,送了好远。

    歌曰:

    魂牵梦绕几多情,
    历经坎坷见忠诚。
    耄耋归来朝圣耳,
    老兵心头浪花涌。
    肤施神塔今犹在,
    大鹏何日傲苍穹。
    伟业接力孰当继,
    中华振兴杖后雄。



第03章 沧海横溢方显英雄本色

    2000年6月9日,又是一个大晴天。一大早太阳就显得热情洋溢。这是陕北六月天的性格,就像那些能干又热情的农村妇女。农民们在地里忙于除草,天空是蓝格茵茵的,就像信天游里唱的那样。要暂时离开延安了,让老人家再看一眼这神圣的地方。嘴里轻轻地念叨着“宝塔山”,就像当年每次离开延安时的心情,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牵挂。只是这一次,却没有了1949年那次“进城”的稀奇和胜利的喜悦。没有了1973年那一次心情的茫然与沉重。而是像年轻时离开延安,奔赴绥德一样,她总感到,新的征程在前面等待着自己,许多许多的工作在那里等待着自己去做。这更像当年由太行山区出发奔赴延安一样,有几分远征的激动,也有一个人终于下决心要去完成一件大事时的那种按捺不住的冲动。沿着习仲勋和众多中国革命的杰出人物当年战斗和工作的征程,进行一次长途踏访,这是她很久很久以来的心愿。在许多年之后,她想亲眼看一看,亲身体验一下自己所崇敬的人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走过的战斗历程,听一听那里的人民群众是怎样颂扬他们,看一看那些支持过革命的老区群众日子过得怎么样。如今,她年逾古稀,终于鼓起勇气来,来完成这件大事情了。经过一天的活动,她觉得自己还行,觉得只要有仲勋同志的鼓励,有儿女们的支持,有地方党组织和年轻同志们的热情帮助,她坚信自己一定能完成这个特殊的任务。
 
    ■凝固了的诗境
 
    太阳升起来了,齐老迎着朝阳暂别了延安城,汽车继续北上。高原上的阳光是那样的热烈,老人家的思绪也随之而沸腾起来。黄土沟壑中的道路,像一条神奇的深色河流。河水翻滚着,翻过一座山,又是一座山,滚过一道沟,又是一道沟。这样的特殊地形,就像浓缩了的固体的诗句,很是发人深思。更像是生活本身,高高低低,沉沉浮浮,启发着哲理的思考。这是北上的第三天,这就像一次万米长跑,老人家成功地度过了起跑后的疾跑。这是很需要体力的,她竟然扛住了肺心病引起的严重的咳嗽。

    桥桥渐渐发现,妈妈今天很严肃,一直凝望着窗外。过了姚店子,过了青化砭,过了玉皇庙,过了永坪镇。车子在镇子上的桥头停下来。往西看,远处是子长瓦窑堡。往东看,那里是延川县黄河畔……

    翻过这座山,就应该是近平插队的地方吧。延川县梁家河村就在那边。她想起了在福建工作的儿子,心中涌起一阵兴奋。儿子工作很努力,也很仁义,对自己要求很严。他的身上,有许多地方很像父亲,正直、宽厚、沉稳、坚毅。走到哪里,都能同那里的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他又想起了那次到延川看望儿子的情形。儿子黑了瘦了,但却更结实了,一再说贫下中农对他很好,叫妈妈放心。小米饭还就是养人。他长得高大挺脱,说话声音浑厚有力,越来越像年轻时的父亲。当地的人们都夸他是个好后生。作为“可教子女”,由于劳动学习表现突出,他不但入了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如今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她对儿子仍然很放心,但就是担心他太劳累。沉思中的齐老,突然自言自语地说,“唉,近平现在是一天到晚连轴转,他实在太忙了。”

    我们接下来的目的地是子长县城瓦窑堡,这里当年也曾经被称为“红都”。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艰辛。革命是充满艰难险阻的全新的事业,革命者前进的征途更是坎坷不断荆棘丛生,充满了意想不到的电闪雷鸣……在继续北上的路上,齐心老人仍然是久久地陷入沉思。她触景生情,想了许多许多,但更多的还是回忆习仲勋革命生涯中的坎坷与失败、困苦和挫折,……少年坐牢,兵变失败,红军主力南下后根据地失守,敌人四处追捕、封锁围剿,时常餐风饮露、饥寒交迫,几次都是在敌人的眼鼻子底下逃脱,错误肃反中同刘志丹一同被捕,受尽了折磨,几乎被活埋……

    看着齐老凝重而坚毅的神情,我想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中的主人公保尔,就如同中国当年的职业革命者。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这艰难险阻之中,舍生忘死,冲锋陷阵,在内外交困,反复磨难中变成了无坚不摧的合金钢。习仲勋及许多老革命在西北地区的革命活动,正是锻造了他们的钢铁意志与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毅品格。这使得他们在以后的前进中,无论遇到多大的风浪,都能挺得住,不消极,不动摇,不止步……从这个意义上讲,应当感谢困难和挫折,感谢那些意想不到的风起云涌、艰难险阻。
 
    ■红都瓦窑堡
 
    瓦窑堡是陕北一座古老的军事要塞。更是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事城堡。它像一颗青灰色的明珠,镶嵌在黄土高原的西北边际,又像一只生动的眼睛瞄准着边关大漠,注视着边防动态。据古籍记载,瓦窑堡元初建,因山为堡。明代时,寇数至,邑人凭险守御,堡安平无事。公元1227年蒙古军灭西夏后,长驱入陕。金为保存实力,遂弃延安而撤,瓦窑堡随归蒙军控制,时为元太祖铁木真丁亥年,瓦窑堡当建于这一时期。元明清三代至民国时期,皆为边塞要冲。屯兵设防,屡经修建,逐渐成为比就近的县城安定镇还要名气大得多的陕北名堡。党中央毛主席1935年到达陕北,很快由保安转移至瓦窑堡,也可说是慕名而至。事实上,无论从地理位置,富裕程度还是军事安全方面考虑,这里作为党中央、毛主席居住地,都是精明首选,理所当然。

    “天下的堡,瓦窑堡”,依山傍水,名震四方的瓦窑堡真是名不虚传。如今它是子长(原安定)县城所在地。过去因砖窑多而得名。素以盛产煤炭、商贸发达和风味小吃奇特闻名于世。党中央、毛主席进驻瓦窑堡,古堡大为增色,被称为中国革命的“红都”。1935年10月至1935年7月,党中央、毛主席在瓦窑堡居住了将近一年。这期间,阎红颜由苏联参加党的六大归来,凭记忆带回了同共产国际新的联系密码。至此,好久同莫斯科失去联系的中共中央,终于同共产国际恢复了联系。同时,在这里中央还平稳地纠正了陕北错误肃反,成立了西北军委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北方办事处,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反蒋宣传,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主张,成功地组织了东征、西征战役。

    那是一个如火如荼的年代,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红色电讯每天都把党中央的声音从这个小小的山区小镇传向全国,改变着军事形势,扩大着政治影响,争取着全国民心。一时间瓦窑堡成了全中国爱国民众关注的地方,成为名副其实的革命中心。

    瓦窑堡同时也是陕北错误肃反中,刘志丹、习仲勋、马文瑞等一大批同志的受难之地。当时,地方县以上,军队营以上的干部统统被抓了起来,有些人被整死,有的被活埋了。这是西北革命历史上,连制造者都羞于提说的黑暗的一页。但是,这也许是某种天意的安排。因为有一部分同志,正是集结在这里,等待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到来。瓦窑堡也就神奇地成为了他们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受到党中央的慰问关怀的福地。

    那是1935年秋天,正当西北红军和地方赤卫军在刘志丹等同志的率领下,联合奋勇作战,顽强抗击蒋介石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疯狂围剿的紧要关头,发生了影响深远的“错误肃反”。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漫延到了陕北。以“右倾主义”、“稍山主义”甚至“反革命”的罪名将刘志丹抓到了瓦窑堡,把习仲勋也扣押到距离下寺湾十多里的王家坪。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穿越异世界之重生归来签到种田!小农女致富养赘婿!天灾末世:手握随身公寓,囤千亿物资七零:她进山当猎人王带全家吃肉白宣之恋尘途有路阳光一直在路上奥特曼任意键:启明海岛军嫂美又飒,高冷少校领证了聊天群,但从无限曙光开始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