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西北人民,尤其是陕甘两地的人民群众一提起习仲勋,有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那个操着一口浓重的关中腔,那个与刘志丹、谢子长并肩作过战,与彭大将军驰骋于西北战场上的习主席、习政委;那个深受毛主席器重,那与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起绘制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与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心心相印的习副总理、习副委员长现在可好?广阔的三秦大地因为有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这一批优秀人物的出现,使得这方土地不再荒凉,使得生息在这方地域中的数千万人民感到脸上有光。读这部散记,让人想到那个“金钲铁鼓、横槊征鞍”的英雄年代,让人想到那业已载入共和国光荣史册的那一个个像高山一样伟岸的优秀人物的名字。
忽培元是一个洋溢着革命激情的诗人型的作家。他的深受读者喜爱的洋洋五十万言的《群山》给他的这种才情作了一个有力的证明。对西北革命史的深刻了解,对西北革命与中国革命内在关系的深刻认识,使得他对每一位从西北革命根据地走出来的人热爱有加。从这部散记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在客观记述的同时,也饱含激情,对共和国一段难忘的历史给予了崇高的礼赞。年轻的后来者随同着一位白发老人穿行在苍茫的群山之间。那每一条河流、每一条山沟因了这位老人的造访,从而使尘封在这条河流和山沟里的故事又变得鲜活起来。这部散记放射性很强,它写的是齐心老人的心头事,而留下的是让人去认真体味的弦外音。期间所贯穿的一个主题是:革命就是从这群山之间的山路上开始起步,一直走到今天的立交桥头。若没有毛主席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陕北的奠基,若没有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这批优秀的播火者,这金色的黄土高原将会失去许多亮色。
在缺乏钙质的媚俗之作充斥于各种文学期刊的今天,忽培元冷静、严肃而又不乏激情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以笔为旗”的信念。这篇近十万言的散记,至少显现出了三方面的特点:一是表现与再现在文中得到有机的结合。在表现齐心老人陕甘之行的同时,借齐心老人之回忆、之遐想,再现了共和国一段难忘的历史,并给受人民尊敬和爱戴的习仲勋同志也作了一部不是传记的“传记”。二是采用笔走景移的镜头式的写作方式,给这位革命老人敷上了一层巾帼英雄的色彩,使一篇散记能凸现出这位老人的英雄气质。三是在写作手法上打破了传统的记叙方式,以空间为经线,以时间为纬线,从而交织出一曲动人心弦的交响曲。而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忽培元在这部散记的写作中,保持了他写作的一贯风格:朴素、大气,蕴含着一种诗意。尤其是在描写齐心老人与当年的老相识见面的场景时,笔法十分传神。常常是在寥寥的几笔描绘或几句对话中,写出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从而使整个作品在大美中有了一种深刻。
少小离家老大回,山河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正是由于相违的时间太久,齐心老人对这一次的回访才看得很重。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这部散记中不断变化场景,使历史与现实不断更迭出现。而事实上,习仲勋和齐心老人当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而今只剩下旧时的地名而已,昔日破碎的山河在人民的手中换了新颜。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北人民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辛勤耕耘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刘志丹的家志丹县,习仲勋曾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甘泉下寺湾,而今都成了有名的石油城。而那些由西北红军用双脚踩开的羊肠小道,那些燃过篝火的宿营地,而今都变成了宽阔的交通大道和盛产五谷的良田。尤其是自江总书记发出西部大开发的动员令之后,西部的土地绿色多了起来,河流清澈了起来,人民富裕了起来。这些场景通过忽培元富有诗意的描绘,与齐心老人灿烂的微笑交织在一起,给这部散记又增添了新的色彩。
40多年前,叶剑英元帅重返延安。这里的一景一物引发了元帅的诗情,历史的影子又照耀在这位开国元勋的身上。于是,元帅口占七绝三首,其中有一首这样写道:“一别延安十二年,延安已改旧时颜;王家坪上杨家岭,鸿爪从头仔细看。”是的,历史的雪泥鸿爪是值得后人仔细端详和体味的。齐心老人的陕甘之行,正与叶帅所抒发的真情相吻合。而忽培元的散记,从另一角度来讲,也正是对齐心老人踏访陕甘故土的一种诗意性的抒发。
附录二:忽培元相关回忆四则
·习老的教诲
忽培元
很小的时候就听到“习仲勋”这个名字了。是从祖父的故事里听到的。我的祖籍在陕西渭北朝邑县(今已并入大荔),紧靠着富平和耀县。富平是习老的故乡,耀县北山则是他早年闹革命的地方。祖父是个好赶热闹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周围各县的大小庙会,他都不误。说有一年在耀县四月八庙会上,他遇到了一个人立在戏台上讲话。那人个子高,面貌英俊,腰间扎着皮带,别着手枪,精精干干,讲的都是咱穷庄户头爱听的话。讲到紧火处,就举起拳头喊口号:“打倒地主老财”,“打倒封建剥削”,听的人就跟着喊,还有的人拍手叫彩,像捧名角子唱戏一样热闹。人群里便传开来,说这就是富平闹革命的习仲勋,能文能武,见过大世面,会飞檐走壁,双手放枪,连杨虎城的队伍都拿他无法。祖父讲到这里,满脸兴奋得涨红。他当时已是70多岁,却像突然变年轻了,说:“咱一听,就赶紧拨开人群往前挤。碰巧人家讲完了话,跳下戏台同穿烂烂棉袄的庄户头握手。刚好叫咱碰上。人家握着咱的手问话,咱刚一开口,人家就说,‘你像是东府人?’咱说‘是朝邑安仁镇’。人家说,‘你那地方我到过,黄河边崖上,土地平,今年麦情好吧?’咱说‘好着哩’。人家大声说,‘麦子丰收了,不能填财东的没底坑。’听,人家说这话,咱穿烂烂棉袄的庄户头爱听。”末了,祖父问我,你娃知道这个习仲勋是谁不?我说不知道,祖父很神秘地说:“现如今人家是咱北京国务院的副总理。”
“飞檐走壁,双手放枪”有多厉害?“副总理”这官有多大?四五岁的小孩子不明白,但是“闹革命的习仲勋”从此却在我心目中成了英雄。今天回想起来,这是我平生上过的第一堂党史课。在祖父的渲染下,习仲勋的形象是朦胧而高大的。这是陕西关中老一辈农民心目中的习仲勋,是民间传说中的习仲勋。祖父所讲的故事,大约发生在本世纪30年代。可见,出生入死、英姿勃发的青年革命家,留给游击区乃至国统区人民的印象有多深刻,有多广泛。
以后过了许多年,当我有机会对西北革命的历史进行过较为深入系统的了解和研究审视之后,我才真正意识到“习仲勋”这个名字的不同凡响。他的确是一个富于传奇经历的职业革命家。他1926年参加革命时年仅15岁,发动领导西北地区著名的两当兵变时也不过十七八岁。他是刘志丹很要好而且十分器重的革命战友。他们同谢子长、阎红彦、吴岱峰等先后共同领导创建了西北地区最早的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陕甘边根据地。刘志丹担任军委主席。习仲勋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当时年仅21岁。那种英姿勃发、年轻有为的情形,可想而知。正是这块根据地,同马明方、马文瑞等创建的陕北革命根据地共同组成了西北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提供了落脚点。在以后的革命岁月中,习仲勋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主要负责人之一,在毛主席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中,他又作为西北野战军副政委,协助彭德怀率领部队圆满出色地完成了解放大西北的历史重任,被人民誉为“西北救星”……
50年代初,他调北京工作,先后任中宣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1959年至“文化大革命”结束,其间近20年,习仲勋蒙受不白之冤,但在西北人民的心目中,他始终是功勋卓著的老革命,是深受人们爱戴的新中国的创造者和领导者。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得到彻底平反,出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勇气与才干仍然不减当年,在党中央的领导、支持下,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大胆试验,杀出了一条血路……
当我1989年有机会同习老见面时,我的祖父已去世多年。参加革命整整一个甲子年的习仲勋也已经是70多岁高龄的古稀老人。
那是早春二月的一天,我记得很清楚:农历大年初三晚间,突然接到陕西省委办公厅的通知,说习仲勋同志有一篇纪念班禅大师的文章要写,要我立即到机关接受任务。我当时在陕西省委研究室工作,早几天就听说已经由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转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习老回到阔别多年的陕西考察工作。到了机关才知起草小组由习老的老部下、时任省人大副主任的李连碧牵头,我和另外两位同志参加。当时已是晚上9点多钟,负责联络的同志讲,习老眼下在宝鸡市考察,明天一大早想接见起草小组,并谈文章的内容和写法。我们于是乘车连夜赶往宝鸡。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